当前位置:工作动态> 行业咨询> 文章详情

加快成渝地区高新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

来源:《科技参考》2020年第三期 时间:2021-11-03

[摘 要]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,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载体,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动力。本文搜集整理了成渝地区主要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信息,通过对各主要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高新技术企业等对比分析,深入研究了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作现状,探讨了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。同时,在对比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、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协作经验的基础上,研究提出了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链分工协作、产业功能互补衔接、引导产业集聚、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、产业政策协同等对策举措。

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推动作出的重大部署,是重庆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。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强调,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,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。根据世界典型国家发展经验,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约1倍左右,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。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,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纽带,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成渝高质量协同发展,是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重要路径。

一、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现状

近年来,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,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,优势产业稳定发展,新兴产业快速成长,已成为两地经济增长新动能。


(一)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分析

一是从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分布来看,成渝两地在汽车制造、生物医药、信息产业、交通装备等领域发展较快。其中,重庆汽车制造业占比达到40.4%;成都的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计占比达15.3%。从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看,重庆的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,成都在航空航天、计算机、医药等产业领域发展迅速。2018年,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生物产业、新材料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.2%、10.0%、6.5%和13.4%;成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、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31.2%、29.6%和19.0%。

图片

图1 成渝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情况(重庆市、成都市统计局公布数据)

图片 

图2 成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情况(重庆市、成都市统计局公布数据)

图片

图3 成渝高新技术产业结构(重庆市、成都市统计局公布数据)


二是成渝两地高新区建设发展迅速,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。目前,重庆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多于成都,但在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方面比成都略低,创新能力显著低于成都。根据科技部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》,成都高新区排名第7位,重庆高新区排名第28位。然而,在省市级高新区建设及培养上,重庆明显多于成都。目前,重庆的省市级高新区数量、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指标均高于成都。


表1  2018年成渝高新区发展情况

地区

级别

数量

所在区县

工业总产值

(亿元)

主导产业

企业数量(家)

重庆

国家级

4

九龙坡区、璧山区、荣昌区、永川区

4173

先进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高技术服务业

2056

省市级

6

大足区、铜梁区、潼南区、涪陵区、合川区、长寿区

3048

先进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

2881

成都

国家级

1

成都市

4260

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经济

2168

省市级

2

新都区、金牛区

404

装备制造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

455

数据来源:2019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、2018年重庆科技创新监测季报(第四季度),新都高新区、金牛高新区对外公布的数据

三是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得到快速增长,发展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提升。2018年,重庆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21.7%,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等领域,其比重分别为35.4%、23.3%、16.3%,共占74.9%;高新技术产品(服务)收入达5816亿元,占销售收入总额的67.5%。成都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26.9%。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规模、生产效益、研发投入与产出等方面均处于同一数量级,但成都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研发产出方面优于重庆,而重庆在产值规模、生产效益和研发投入方面优于成都。但是,与国内经济、技术发达省市相比,成渝两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差距较大,重庆仅为北京的13.0%、上海的26.9%,成都相当于北京的16.3%、上海的33.8%。

表2 2018年成渝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

地区

数量

(家)

工业总产值(亿元)

R&D经费内部支出(亿元)

净利润

(亿元)

发明专利授(件)

重庆

2430

7415

202

311

2505

成都

3053

2872

156

293

3154

数据来源:2019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



(二) 成渝高新技术产业协作现状

一是成渝两地产业合作不足,尚未形成基于产业链的专业分工与合作。长期以来,因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,成渝两地在产业发展上自成体系、自我配套、结构趋同的情况突出比较突出。如重庆的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汽车产业,成都的主导高新技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,二者占比均在40%以上,但两大产业链的配套均基本布局在各自行政辖区内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缺乏层次和整合,联系度不高,没有形成研发、制造、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。成渝两地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时,追求本地的全产业链发展,两地重叠较多,制约了产业链分工格局形成,没有实现相互借势发展。这是目前两地产业协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。

二是成渝两地与周边区域产业落差大,区域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,难以形成产业链的相互衔接。成渝两地作为中心城市,产业定位高、发展快,与周边区域产业差距较大,在产业梯度上存在断档。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在重庆、成都两地,成渝两地中间地带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,呈现出“两头强、中间弱”的产业分布。成渝地区其他城市的主导产业分布相对分散,产业集中度较低,对成渝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不足。成渝两地大企业习惯单独打拼、自我配套,市场化专业协作配套不够,未能有效带动中小企业发展。区域高新区市场化专业协作不够,园区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且园内产业重合度高,尚未形成园区间的良性互动,制约了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形成。这是目前两地产业链协作面临的最大困难。

三是成渝两地的研发优势尚未在产业链协作中充分发挥。成渝两地创新资源丰富,但研发优势尚未在产业链协作中充分发挥作用,产学研协同创新比率较低。2018年,重庆实现技术交易2988项,成交金额266.2亿元,高等学校占比为1.0%;成都实现技术交易成交额达到1355.1亿元,其中高校院所占比仅为4.0%。两地研发成果对两地之间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够。这是未来两地产业链协作中的最大潜力。

四是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缺少高水平合作与高附加值环节,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。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链短链、断链现象突出。以汽车产业为例,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,具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全的优势,正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,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,正集中精力发展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智能终端、高端软件等。但是,成渝两地缺乏深层次、高水平的合作,产业链条短,重复投入多,低水平竞争现象突出,未能实现成渝两地的优势互补,拉低了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能力。根据产业微笑曲线,成渝不少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处于全球垂直产业分工中低端环节,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高端品牌等以高附加值为核心的高端环节,区域产业链竞争力有待提升。如重庆生产的汽车多集中在中低端车型,高端车型占比较小,在市场需求饱和和高端化的趋势下,各品牌的汽车销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降的现象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,仍以制造业为主,多数企业处于组装、零部件生产等中低端加工环节,如英特尔成都公司主要负责封装测试,其关键环节IC设计、晶圆制造主要仍在美国。这是未来两地产业链协作中的提升方向。



二、成渝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现状

(一)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经验总结

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,以波士顿、纽约、费城、巴尔的摩、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为核心,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,面积13.8万平方公里,2017年,区域GDP超过4万亿美元,占当年美国GDP的比重超过20%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产业层级结构趋于完善,产业分工在各城市间布局合理,其中产业层级顶层城市纽约,是全球公认的金融中心,汇聚各类大型跨国公司总部、专业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,形成了强大的全球服务、管理的控制中心,其他不同产业层级的城市都能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并发挥优势,相互合作、补充,实现了城市群产业的协同发展。


(二)长三角城市群经验总结

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涵盖包括上海市、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的26市,面积21.17万平方公里,2017年区域GDP超过2万亿美元,占全国的约20%。主要的协同发展经验包括:通过产业迁移实现集群化深度协作。用好廉价土地、优质劳动力资源,协同迁移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配套企业;发挥上海的区域创新优势,实现区域性产业协作。上海鼓励企业、研究机构打造“跨(省)界园区”,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;产业协同机制创新。分层设计主要领导座谈、联席协调会议、重点合作专题组等决策层、协调层、执行层三个层面的协同创新机制,设立区域行业协会、联盟、产业基金等,建立区域环境保护补偿、利益分享机制,联合开展能源、科技、信用、海关等领域合作。


三、对策建议

(一)聚焦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链,率先实现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